目前分類:膝關節 (2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關節痛=成長痛?錯!恐是多關節炎

孩子莫名出現關節紅腫疼痛,千萬別當成單純的「成長痛」或運動傷害!1名國中生發燒、全身關節腫痛如刀割,連拿筆、吃飯、上學也無法隨心所欲,就醫發現發炎指數極高,排除感染和惡性腫瘤等疾病,確認為「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」(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,簡稱JIA),若放任不管,恐導致關節變形。

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 常見關節腫痛+晨僵

根據健保資料庫,台灣的發生率為每1萬名孩童有3.8人,盛行率為每10萬人有19.5人,每年約800多人在國內醫院定期追蹤、治療。臨床從1歲多的幼兒到高中生都有,高峰期發生在 11至15歲。

林口長庚醫院8月在《微生物免疫學與感染雜誌》發表的研究,分析1995年至2010年至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就診的292名慢性關節疼痛逾6週的孩童後發現,其中三分之二被診斷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。這群病童確診時約9.5歲,平均有8.7年病史。男孩比女孩稍多,比例為1.21:1。

林口長庚的研究團隊更發現,國內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病童最常出現症狀的部位是膝蓋(59.5%),其次是腳踝(42.1%)、手腕(34.4%)與手部小關節(27.7%)。

成長痛不會紅腫熱痛 多發生在晚上

早上起床時會特別僵硬的「晨僵」特色也是確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條件之一。至於多數家長認為的「成長痛」,則不會紅腫熱痛,且多發生在晚上,時間也不長。

JIA久病不醫 恐合併失明和血脂異常

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表示,「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」是小於16歲的慢性關節炎,屬於自體免疫疾病。主要症狀是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、活動受限,甚至可能造成行動不便,症狀通常超過6週。患者可能是單側關節發炎,也可能是雙邊對稱。一般來說,並不會出現發燒,但是其中一類的系統性全身性關節炎,則以發燒不退為典型的表現。嚴重的病患甚至可能合併葡萄膜炎,視力破壞,有失明風險。

國內家長普遍對「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」這個疾病很陌生,延遲治療的患者不在少數。其實,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如同成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,疾病控制關鍵是及早診斷與治療以控制發炎。醫師提醒,若孩子出現慢性關節腫痛的症狀,應尋求兒童過敏免疫氣喘風濕科診療,早期治療,降低發炎反應,約8、9成可控制良好,不再需要藥物,避免關節持續發炎和破壞。

早期診斷和治療,除了可保護孩童的關節之外,也有助於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。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孩童,比健康孩子有較高的血脂異常風險,但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發現,58名病童經過18個月的規律治療後,血脂異常明顯改善,好膽固醇上升11%,顯見用藥控制疾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這份研究報告已獲刊於2013年6月知名的《關節炎與風濕症研究》(Seminar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)國際期刊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2/16391
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換人工膝關節女居多 術後要控體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/台北報導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年10月31日 12:3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膝關節指的是大、小腿骨之間的軟骨,若磨損到不堪使用,可置換人工膝關節,根據健保局統計,每年約有2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,其中女性占7成以上,醫師提醒,體重與使用率都會影響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,基於置換人工膝關節就是要維持正常活動,特別建議患者術後要控制體重,以降低軟骨的磨耗。

健保局統計顯示,更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,女性占7成以上,醫師建議患者術後要控制體重,以降低軟骨的磨耗。(攝影/張雅雯)
健保局統計顯示,更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,女性占7成以上,醫師建議患者術後要控制體重,以降低軟骨的磨耗。(攝影/張雅雯)

 

健保局公布98年至100年人工膝關節統計資料,總使用人數為50546人,共置換59386組,其中女性居多,占74.55%。若依各年齡層統計,以65至75歲置換比例最高,占41.76%,75至85歲占35.14%、56至65歲占16.27%。

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表示,健康關節的主角是軟骨,而幫手是滑液,當軟骨表面不光滑,或失去彈性,關節就無法順暢轉動,載重時也會疼痛。導致軟骨磨耗的原因眾多,包括年歲增長、體重過重、罹患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或是嚴重外傷等,尤其不少患者都有體重過重甚至肥胖的問題。

臨床上女性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比例遠高於男性,江鴻生醫師指出,另有2大因素使得女性居於劣勢:一是男性軟骨天生材質就比女性好;二是軟骨需要荷爾蒙滋潤,女性在停經後缺少荷爾蒙保護,形成另一種危險因子。

如果軟骨磨損情況較輕,醫師可能會在關節內注射玻尿酸作為潤滑劑;如果情況嚴重,比如軟骨厚度只剩下原來的一半,則建議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。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高達99%以上,約可使用10至12年。

江鴻生醫師表示,避免讓人工膝關節減少使用年限,民眾術後要做保養,首先要去除加速軟骨磨壞的元兇,例如:痛風病人要控制尿酸、類風濕性關節炎需壓制抗體活性以讓滑液囊正常製造潤滑液;最需要提醒就是體重過重者,務必控制體重在合理範圍,以降低膝關節軟骨的磨耗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64/9093

www.compartmenm.com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膝蓋像氣象台?吃膠質防退化關節炎

冬季受到東北季風和冷鋒南下的影響,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,抱怨關節就像「氣象台」,膝蓋腫脹疼痛就能預知天氣變化。醫師表示,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與關節內軟骨磨損有關,除了規律性運動可幫助關節液分泌,減緩疼痛,患者平常也可多吃含膠質和抗氧化力的食物,預防和緩解疼痛。

退化性關節炎 天冷就發作

「退化性關節炎」又叫做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,是一種因關節內軟骨磨損衰竭,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,加上關節外韌帶長久使用後,強度減弱、鬆弛所造成的關節發炎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尤稚凱表示,膝蓋疼痛是膝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,當關節活動時間愈久或接近黃昏時,疼痛就加重。此外,當天氣由晴轉陰、氣壓驟然降低,關節所受的壓力增加,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,關節也會腫脹發炎,產生疼痛。

有時候,關節也會伴隨輕度僵硬,但通常在關節活動後,不超過半小時即可恢復。其他症狀,包括關節內側疼痛、關節周圍壓痛,以及運動時感覺關節不穩定。

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日常保健4招

退化性關節炎是種慢性疾病,沒有特效藥或快速的治療方式,除了長期接受物理治療,鬆弛肌肉,增進局部韌帶組織和深部軟骨組織循環、減輕疼痛、減緩關節僵硬,也可由醫師在關節內注射玻尿酸、PRP,或高濃度葡萄糖水,改善關節疼痛的症狀。

此外,尤稚凱也建議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,可減輕發炎疼痛,預防復發。
 1.
運動控制體重:減輕體重、減少上下坡的活動,以及規律運動來增加關節囊的擠壓,以促進關節液分泌。

 2.
多吃膠質食物:日常飲食可多吃富含膠質、軟骨素,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的食品,如雞爪、蹄筋、貝類、小魚乾、木耳等。

 3.
常吃生物類黃酮:生物類黃酮可加強關節內膠質能力,加速關節傷害復原,如柑橘、綠茶及全榖類。

 4.
常吃抗氧化食物:抗氧化劑可預防體內不穩定的自由基侵襲關節組織,常見抗氧化劑包括β-胡蘿蔔素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 E,食物來源如木瓜、番茄、胡蘿蔔、柳橙、奇異果、小麥胚芽、葵瓜子、糙米等。


 (關鍵字: 退化性關節炎, 膝蓋, 關節疼痛, 膠質, 尤稚凱 )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64/16404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背痛族迷戀穿高跟鞋 恐腰椎滑脫

 

華人健康網 記者劉郁伶/台北報導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12月2日 19: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高跟鞋是讓女性身材玲瓏有致的祕密武器,甚至有些女性一定要穿高跟鞋才會走路,但是台大骨科醫師建議,往往女性有潛在的下背痛,最好不要再穿高跟鞋,高跟鞋會使腰部受力不平衡,形成疼痛加劇,持續惡化恐導致腰椎滑脫症,或椎間盤突出。

*高跟鞋是催化劑 導致腰椎疾病

台大骨科楊榮森醫師指出,很多女性因晚睡、久坐等因素,常感到下背疼痛,但因為工作需求或是愛美等因素,明明身體明明不舒服還硬穿高跟鞋。當穿上高跟鞋後,人體負重力會明顯改變,骨盆前傾、腰部後仰,過度的腰部後伸使背肌收縮繃緊,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,久而久之就形成關節囊和腰背肌發生勞損,伴隨原先的下背痛,起初可能只是腰部不適,久而久之狀況沒有提早根治,極有可能變成腰椎滑脫症或椎間盤突出。

腰椎滑脫症 下肢恐麻痺

腰椎滑脫起因於椎弓峽部斷裂,造成椎體前移或後移和側移。擁有潛在背痛的患者長期穿高跟鞋,會導致腰椎後關節力學改變,誘發椎弓峽部退變至斷裂,若是不及早治療,其後遺症為慢性下背痛、麻痺無力,嚴重者恐失禁。

椎間盤突出 急性腰腿疼痛難耐

另外,因長期穿高跟鞋促使下背痛病患可能會有的後遺症則是椎間盤突出。當椎間盤纖維環的慢性損傷,一旦受外力作用,可致椎體移位、傾斜、壓迫椎間盤突出,引起急性腰腿痛,下肢放射性竄痛,腰椎側彎,椎間隙變窄等病症。楊榮森醫師補充,這一些病症都是高跟鞋引發的間接影響,所以,不必對高跟鞋避之唯恐不及,但是,倘若身體已有別的部位感到不適,就不應該繼續穿。

 

減少時間 減低高度 不如少穿

尤其,高跟鞋鞋跟越高,腳承受的壓力越大,隨之產生的病變機率也越高。以骨科醫師的立場而言,還是建議能不穿就不要穿,許多病患會問:「如果減少穿的時間,能否減緩後遺症的產生?」事實上以減少穿的時間,或減低高度來規避鞋跟造成的身體負擔是治標不治本的,因為當穿高跟鞋的當下,整個身體反應、協同能力下降,即便是5分鐘的時間,也有可能發生腰、背、腿部三者的傷害。

5種足部運動平日小保健

高跟鞋盡量不穿才是遠離腰痛最根本的方式,但如果還是有某些場合不得不穿高跟鞋,建議可平日透過下列足部運動做好預防保健:

1.拉筋伸展

穿高跟鞋易造成足部肌肉萎縮、纖維化,長期下來易出現腳踝無力,可準被一條毛巾,於睡前或洗澡前,把毛巾放在腳底拉筋即伸展肌肉,可減緩高跟鞋改變人體工學後,產生的各種肌肉骨骼系統疾病。

2.膝碰胸

平躺床上,雙腳曲膝用雙手環抱在一起,往胸部方向拉,可伸展到脊椎處的肌肉群。

3.單腳站立

高跟鞋減少足部接觸地面的面積,所以容易造成踝關節扭傷,單腳站立可加強左右的肌肉群,減少扭傷的機率。做此動作時,最好閉著眼睛去感覺,效果更好。

4.骨盆運動

因骨盆過度往後頂,容易造成背肌無力及腹肌鬆弛,所以可以做骨盤前後傾斜運動,能避免常見的腰痛。

5.膝關節運動

穿高跟鞋使重心前移,造成膝關節過度後頂,所以休息時,身體可以靠牆,做半蹲的運動,膝關節彎曲約20度,可多重覆幾次。

【醫師小叮嚀】:

足部運動畢竟是平日鍛鍊足部肌肉群的一種保健方法,不能光靠做這些運動,卻仍然不減少穿高跟鞋的頻率,根本於事無補,尤其,本身已經出現背痛、腰痛、腿關節不舒服的女性,必定要避免穿高跟鞋引起症狀惡化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32/16767
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膝關節自我檢測,預防提早退化、減緩負擔

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關節,結構十分複雜,稍加研究會發現它的設計非常精緻,包含股骨的遠端、

脛骨前端、臏骨,以及周圍的肌肉、肌腱和眾多軟組織等。膝關節除了扮演穩定、負重的角色,

也與運動時的靈活度密切相關,然而許多膝關節的傷害都是屬於不可逆的漸進式傷害,例如

關節軟骨會隨著時間逐漸磨損,因此做好膝關節自我檢測與保健,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 

http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?p=9127

資料來源: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何謂退化性膝關節炎

『退化性關節炎』常見於膝關節病變。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,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正常變化的疾病,在所有活動的關節上均可能發生,而膝關節是身體最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部位。

『退化性膝關節炎』它是因為關節經年類累月使用或是外來因素破壞,導致原本光滑的關節軟骨產生屑片脫落、贅骨或骨刺的增生,而出現發炎、疼痛的現象……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qa1-2.htm

 

資料來源:中正骨科洪榮燦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雙膝換置人工關節 勤運動甩肉35公斤

雙膝關節變形竟導致肥胖!經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,成功減肥35公斤,黑白的人生重新變回彩色!

日前一位六十多歲何姓婦人因雙膝疼痛無法行走,至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骨科尋求醫療協助,經過骨科主任周禮智診察,發現何姓婦人過去因膝關節疼痛而持續服用類固醇止痛,半年來導致月亮臉、全身水腫,更因此體重增加至105公斤,過重的體重與膝關節疼痛引發惡性循環,無法運動身體健康每況愈下。

 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9B%99%E8%86%9D%E6%8F%9B%E7%BD%AE%E4%BA%BA%E5%B7%A5%E9%97%9C%E7%AF%80-%E5%8B%A4%E9%81%8B%E5%8B%95%E7%94%A9%E8%82%8935%E5%85%AC%E6%96%A4-034000346.html

 

資料來源:優活健康網20131017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