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專題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健康名人堂/生命或尊嚴   醫療抉擇的不歸路

 

林阿嬤洗腎患者,72歲時因感冒併發肺炎,造成呼吸衰竭,醫院建議氣管切開使用插管及人工呼吸器。5名兒女投票表決,3票贊成,2票反對,最後決定氣切並急救到底。經過醫院悉心治療,林阿嬤康復出院。如今她83歲,雖每周需三次洗腎,卻能坐在白蘭花樹下為兒孫打毛衣,生活品質相當好。

張法官的父親78歲,長期患氣喘及B型肝炎,因病情惡化造成肺纖維化及肝硬化,多次因呼吸問題及食道靜脈破裂出血送醫急救,幸好每次都有驚無險。1年多前,老人家發生同樣狀況,基於過去經驗,全家人要求醫師救到底,還裝上葉克膜。但老人家全身插滿管子,吃盡苦頭,最後含恨而終。面對老父不得善終,張法官有無盡的遺憾與悔恨。

醫學有其不確定性,醫療抉擇常是一條不歸路,即使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但生命無法由人完全掌握,醫學有極限,也有其不確定性。上述兩個臨床案例在作醫療抉擇時,就是條不歸路,選了一條就無從後悔再重新抉擇。

醫療抉擇常牽涉到三方面意見:病人本身、家屬、及醫療團隊

病人有其自主權,但其意願會隨著所接受的訊息;身體的痛苦;家人的愛、關懷、與照顧及經濟條件等因素而改變。家屬們則隨著醫療訊息及對病人的關愛等有不同的意見。醫療團隊也因本身所接受的專業教育及專業經驗而相左。要達成三方共識,且不悔的醫療抉擇相當困難。除了各種醫學科學的證據,提出先進國家常用的醫療抉擇三項指南:

1.「驚訝」問題

「如果病人在半年之內死亡,你會不會驚訝?」如果答案為「不會驚訝」,則病人應屬「末期病人」。按台灣法律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」,在病人/家屬簽署意願書/同意書之下,病人就可以「不予」或「撤除」維生醫療,且不需給予各種急救措施,這是合乎生命醫學倫理且合法,常能造成病人的善終及家屬的善別。但若答案為「會驚訝」,則表示三方面都無法預估病人會死,就該盡力拯救,畢竟人命關天。

2.「視病如親」問題

「如果這位病人是我最愛的親人,我會如何作抉擇?」「真愛」就是「以他最大的福祉做考量」。這點對醫療團隊尤其重要,若病人成為醫療人員自己最愛的親人,還會做同樣的處置嗎?若答案為「是」,則可確認是考量到病人的最大福祉。

3.「生活品質」問題

「如果經過所有的醫療處置,病人的生活品質是病人所不能承受的,我還要救他及治療他嗎?」

現代許多人對生命的「質」更重於「量」,若接下來的生命只是「苟延殘喘地活著」,具有心跳呼吸,卻毫無品質可言,還需要用盡醫療儀器去救治嗎?我臨床上遇過無數病人:如癌症、漸凍人、失智症剛診斷初期意識仍清楚時,就立下「生前預囑」,交代一旦發生併發症等危及生命的情況,就不必再救了。

這點在先進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等頗為常見。我國因健保給付太好,造就許多無效醫療及纏綿病榻,生活品質極差的案例。因此這第三個指南可做為個人抉擇的參考。

生命誠可貴,尊嚴價更高。一個國家的進步除經濟發展外,精神文明更為重要,如何做醫療抉擇,也是精神文明的指標之一。

(本文作者趙可式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,台灣安寧療護推手)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I26NXg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

 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石榴助瘦身?7大超級種籽別錯過

以下幾款植物種籽,近來在美國相當風行,從飲料店到夜店,突然間大街小巷都可看到它們的蹤跡,注重健康飲食的你絕對不能不知道!種籽營養豐富且能夠提供充沛的能量。但哪些是最健康,對身體最有益呢?讓我們來告訴你!

 

1.石榴幫助瘦身(Pomegranate)

石榴好比大自然的甜蜜水果塔,多汁但低卡路里。它含有抗氧化物及能燃燒脂肪的維生素C。吐司塗花生醬,再吃點石榴就很棒。(每1/4杯石榴熱量只有36大卡、含1公克脂肪、2公克纖維、及1公克蛋白質)

2.大麻籽塑造肌肉(Hemp)

大麻籽是少數完整蛋白質的植物來源,也就是說組成燃燒卡路里必要的肌肉的20種胺基酸它統統有。它的風味和松子很像,很適合在運動後的水果奶昔裏灑一點。(2湯匙熱量90大卡,含6公克脂肪、6公克纖維及5公克蛋白質)。

3.奇亞籽強健骨骼(Chia)

這種有大地味道的種子能給你豐富鈣質 — 2湯匙的鈣質好比一片切達起司那麼多!將1/2杯奇亞籽倒入1.5杯無糖杏仁茶攪拌,加入1湯匙楓糖漿與肉桂調味,就成了濃郁的奇亞籽西米露(2湯匙熱量138大卡、含9公克脂肪、10公克纖維及5公克蛋白質)。

4.南瓜子給你能量(Pumpkin)

這種青綠色的種子含有豐富鐵質,這種礦物質能維持你充沛活力。將一杯南瓜子和紅椒粉、辣椒粉及海鹽各1/2湯匙混和烘烤,就成了方便好帶的零嘴。(每2湯匙熱量138大卡、含14公克脂肪、2公克纖維及9公克蛋白質)

5.芝麻有益心臟健康(Sesame)

芝麻的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)是一種omega-6脂肪酸,有抑制有害膽固醇的功效。烤過後風味更佳,最適合灑在沙拉上。(2湯匙熱量103大卡、含有9公克脂質、3公克蛋白質)

6.亞麻仁能抗癌(flax)

亞麻仁含有一種稱為木酚素(lignan)的抗癌化合物及能抗發炎的omega-3脂肪酸,烘焙糕點食物時不妨將3:1的亞麻仁與奶油一起倒入。(2湯匙熱量110大卡、含9公克脂肪、6公克纖維及4公克蛋白質)

7.小麥胚芽助消化(wheat germ)

小麥胚芽是麥仁裏的一小部份組織,味微甜,它有能幫助消化的菊苣纖維。做瑪芬蛋糕時若由小麥胚芽取代一半麵粉,可讓蛋糕更健康。(2湯匙熱量52大卡、1公克脂肪、2公克纖維質及3公克蛋白質)
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VOGUE網站》 http://www.vogue.com.tw/

※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92/17697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天上班10小時 罹癌風險增3成

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12月11日 19:1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你(妳)知道「工作好忙」這4個字背後隱藏多少癌症危機嗎?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發現,國內超過半數上班族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,普遍有運動量不足、蔬果攝取太少、壓力大、肥胖、未定期健檢等現象,長期所累積的致癌風險比常人高3成。

 

職場罹癌風險高 「工作太忙」是主因

癌症自1982年起就每年蟬聯國人死因第一位,且罹癌人數逐年攀升,近幾年更發現35至59歲青壯年族群罹癌人數的有倍數增長的趨勢。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腫瘤科主任賴基銘表示,過去的防癌宣導都集中在家庭或飲食層面,但這幾年國內外研究都發現,職場環境可能才是導致罹癌人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危險場所和原因。

★忙到沒時間運動

職場造成罹癌風險增加的主要原因來自於「工作好忙」。賴基銘醫師表示,許多上班族因工作忙碌,沒有時間做運動,而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出,21%至25%的乳癌及大腸癌、27%糖尿病與30%的缺血性心臟病,全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。

反觀,國衛院針對40萬人所做的8年追蹤調查結果顯示,每天運動15分鐘者,平均壽命可多3年,癌症死亡風險少1成,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少2成,總死亡率也降低了1成4。

★忙到蔬果攝取不足

飲食部分,忙碌的上班族多是標準的「外食族」,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超過6成民眾每天吃不到3份蔬菜、近7成水果量不到2份,長期易增加腸癌風險。對此,WHO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取足量蔬果,約400至800公克,可降低30%至40%罹癌機率。

★忙到越來越胖

而在運動量和蔬果量不足的情況下,許多上班族三天兩頭和客戶應酬,大吃大喝,容易導致脂肪堆積,想瘦也瘦不了。研究發現,肥胖者會增加子宮頸癌、胃癌、膽囊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腎癌及乳癌的機會。若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40%,男性罹癌風險會增加33%,女性會提高55%。

★忙到靠菸紓壓

另有些上班族藉著抽菸紓壓,但菸草中的焦油成分卻是引發癌症的確定物質,可直接導致肺癌、口腔癌、咽頭癌、喉頭癌、膀胱癌、食道癌的發生,同時也會間接引發頸癌、血癌 (骨髓性白血病)、胃癌、肝癌、腎臟癌、胰臟癌、大腸癌、子宮頸癌等。因吸菸行為所造成癌症死亡的比例約30%。

★忙到沒空健檢

工作太忙也會讓上班族沒時間作健康檢查,但國家癌症防治5年計劃成果數據顯示,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可降低約60%至90%子宮頸癌死亡率,50 歲以上婦女乳房攝影篩檢約可降低 24%乳癌死亡率,每年或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大約可降低15%至 33%大腸癌死亡率。

 

上班練5功 罹癌風險降7成

對此,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辛勞的上班族,無論工作多忙,也要找時間作自我的健康管理,謹記且落實防癌5大功法,包括「蔬果彩虹579」、「規律運動」、「定期篩檢」、「體重控制」,以及「遠離菸害」,若能確實遵行,可降低60%至70%的罹癌風險。

此外,賴基銘醫師也向企業喊話,健康的員工是資產,可降低企業營運成本、增加獲利,建議公司主管在替員工業績和考績打分數時,也能參考美國經驗,在組織中成立「健康促進委員會」,設計創意活動和合理的獎勵制度,提高員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率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61/16902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頻繁洗澡恐皮膚癌?醫:日勿逾3次

──【洗澡要注意】專題

華人健康網 記者郭靜育/台北報導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12月2日 09:4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每天洗澡是天經地義的生活好習慣,對許多人來說,保持身上清潔,更是一種禮貌,但是,想不到洗澡竟然隱藏著致命危機?根據墨西哥一項研究指出,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,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。不過,皮膚科醫師表示,頻繁洗澡並不會導致皮膚癌,但洗澡時一定要把沐浴乳沖洗乾淨,否則就會傷害皮膚。

根據墨西哥研究指出,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。
根據墨西哥研究指出,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。

 

研究:頻繁洗澡易致皮膚癌

根據墨西哥墨旭尤州立大學的一項皮膚病研究指出,許多人無法忍受身上的污垢、汗漬等,所以養成每天洗澡的衛生習慣,沒想到過於頻繁洗澡竟有害身體健康,進而導致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增加。研究人員表示,現代人生活忙碌,洗澡或許是洗去一天疲勞的最佳放鬆方式之一,但頻繁洗澡卻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,促使皮膚乾燥情形加劇,進而導致皮膚炎。

洗澡時,過度用力搓洗也會造成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表皮受損,使真菌、細菌等趁虛而入,以致皮膚嚴重感染,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,如果皮膚經常處於損傷的情況下,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,長期下來,各種症狀接踵而來,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。

 

研究人員認為,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是唯一可行的方法,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,搓洗力度也不宜太過用力,更何況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,甚至還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。

醫師:頻繁洗澡致癌過於誇張

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,就學理上來說,長期頻繁洗澡是不會導致皮膚癌的,且一周洗澡次數僅2至3次的說法過於誇張,不過還是要注意由於沐浴乳可能含有石化成份,因此洗澡時一定要把表面殘留的沐浴乳沖洗乾淨,否則就會傷害到皮膚。

除此之外,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可歸類為三種:基底細胞癌、扁平(鱗狀)細胞癌、黑色素瘤,一般來說,基底細胞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所形成的皮膚癌;扁平(鱗狀)細胞癌是因為受傷、摩擦,或是接觸化學物質所導致,至於黑色素瘤則原因不明。

【醫師小叮嚀】:

趙昭明醫師強調,每天洗澡是正常的生活習慣,一天洗澡最好不要超過3次,另外,須特別留意沐浴乳是否有沖洗乾淨,以免刺激皮膚,造成皮膚過敏、皮膚炎等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yahoo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48/16736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