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膝關節 (2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年過50歲身高「倒退縮」? 原來是骨質疏鬆作祟!

「奇怪?為什麼最近量身高發現變矮了?」這是許多過了50歲後的病患常在診間提出的疑問,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執行長、骨科醫師陳進堂表示,隨著年齡增加,身高確實會變矮,尤其停經後的婦女更為明顯,而影響的主要關鍵就是骨質疏鬆症

一般來說,上半身的高度是由脊椎的長度決定,分別由頸椎、胸椎及腰椎共24節組成,脊椎體和椎間盤會因為老化、賀爾蒙減少、甲狀腺疾病、長期使用類固醇(如:氣喘)、維他命D不足、體重太輕(如:過度節食、惡病體質)等因素,導致椎體密度慢慢空洞化,最後被壓扁,形成民眾熟知的骨質疏鬆。只要每節椎體少0.1公分,身高至少矮2.4公分,若椎體前後兩面扁平化的程度不一樣,就會出現駝背現象。

執行長陳進堂建議,想確認自己脊椎體是否有扁平化狀況,可將背靠牆,腳跟和臀部緊貼牆壁,兩眼平視前方,再測量後腦勺與牆壁間的距離,若大於5公分表示已出現扁平化現象;此外骨質密度檢測更是較有科學根據的檢查,運用患者測出之數據和20歲年輕人的平均數據相比較,若超過一定範圍即表示有骨質疏鬆,脊椎體有空洞及扁平化,身高當然就會變矮。

若想預防骨質疏鬆飲食上可多補充牛奶、堅果等高鈣食物,並多接受日照,促進鈣質吸收,盡量少飲用濃茶及咖啡等會讓鈣質 流失的飲料,飲食不油膩、維持健康好體重;另外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,要記得每年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,才能維持好骨力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hDq26g

www.compartmen.com

骨折, 骨科, 關節, 微創手術, 微創, 中正, 骨質疏鬆, 膝關節, compartmen, 呼吸道感染, 退化性關節炎, 臺灣骨科, 鈣片, 骨質流失, 退化, 臺灣中正骨科, MIS, 人工關節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膝蓋關節會"喀喀"作響?小心退化性關節炎

 

很多人為退化性關節炎所苦。其實,膝蓋在走到這一步之前,早就有跡可循;早期發現、採取行動,關節就不用換成銅筋鐵骨。

膝蓋是身體最大的關節,承受許多身體重量。好在,這樣的體重不是直接落在人們的膝蓋上,位於膝蓋骨之間還有軟骨組織,提供膝蓋骨在活動行走時,有一個緩衝的空間。不過,軟骨一旦磨損,膝蓋骨就會相互磨損,導致退化性關節炎,造成疼痛。

除了疼痛,退化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膝蓋變形、僵硬。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常出現運動、爬樓梯,甚至行走上的困難。

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徵兆
膝蓋退化到需要注入玻尿酸或血小板,甚至置換人工關節之前,有幾個徵兆可以當作警訊,及早發現,就能逆轉退化的進程,也許就不會走到需要動刀的這一步。

像是特定時候膝蓋會疼痛、腫脹、微熱;早上起床下床時,或身體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,膝蓋覺得僵硬,但稍事活動,情況又變好,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。若腿部彎曲時,膝蓋喀拉作響,也是關節軟骨磨損的跡象。

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?
生活中的某些動作,或一些特定的職業會使膝蓋從事重複性的動作,如蹲下般重物再起身,這些動作長時間下來,容易對膝蓋造成壓力。穿著具有強力支撐作用的護膝,或借助搬重物的機具,或許能避免膝蓋損傷。適度休息、運動也可減緩關節僵硬,維持膝蓋健康。最重要的是不翹腳,坐時雙腳交叉容易使骨盆傾斜,導致膝關節的髕骨外翻、位移,進而使軟骨磨損,膝蓋退化疼痛。

儘管目前認為退化性關節炎跟遺傳、性別、年齡有關,從生活當中做改變還是有可能減緩或防止此類疾病的發生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goo.gl/CQeAhF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骨折, 骨科, 關節, 微創手術, 微創, 中正, 骨質疏鬆, 膝關節, compartmen, 呼吸道感染, 退化性關節炎, 臺灣骨科, 鈣片, 骨質流失, 退化, 臺灣中正骨科, MIS, 人工關節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卡卡的!膝蓋突腫難彎曲 貝克氏囊腫在作怪

 

膝蓋窩突腫,無法彎曲,難以動彈!一位75歲的女性,左膝關節在過去幾個月內,出現輕微腫脹,但因為沒有明顯的疼痛,因此不以為意,不過,近2個星期腫脹變得嚴重、發疼,關節無法彎曲,上下樓梯都很吃力,趕緊就醫,接受X光及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後,確認是退化性關節炎合併貝克氏囊腫在作怪。

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政宜說,檢查發現,該女左膝關節明顯有熱脹腫痛現象,膝關節彎曲不到90度,關節後內側還有一個直徑約5公分、觸感柔軟且無法移動的突起。

▲最具影響力的新聞,都在NOWnews今日新聞。(圖/翻攝自網路)

女子接受囊腫抽吸,抽出約16至17ml淡黃色透明關節液,之後再注射類固醇關節內,疼痛腫脹情況馬上改善,走路不再一跛一跛,膝蓋也可以順暢的彎曲。

林政宜指出,貝克氏囊腫主要形成原因與膝關節損傷發炎有關,當膝關節發炎時,發炎積液會不斷增加,迫使關節液進入囊腫,導致關節腫脹且難以彎曲。

治療貝克氏囊腫,林政宜說,一般均以保守治療為主,包括囊腫內積液抽取、關節內類固醇注射治療、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等,若臨床判斷貝克氏囊腫的成因與膝關節 退化有關,也可考慮玻尿酸或其他注射治療以減少膝關節磨損發炎機會,避免再發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O6ZL67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

中正骨科洪榮燦, 微創手術, 骨科, 高雄中正骨科, 洪榮燦, 膝關節, 骨質疏鬆, 退化性關節炎, 關節炎, 鈣質, 關節, 骨質流失, 手術, 置換, 人工關節, compartmen, 維生素D, 台灣中正骨科, 骨科洪榮燦, 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停經骨質疏鬆 宜謹慎用藥   

隨著年紀的增長,骨質在不知不覺中流失!台南市立醫院藥師蔡富丞說,骨質疏鬆症在台灣的盛行率高,發生率女高於男,女性荷爾蒙減少時,會加快骨質的流失速度,因此,停經後婦女罹患骨鬆的機會較大,要謹慎用藥改善並且避免吸菸、喝酒及喝太多咖啡。  


 蔡富丞指出,骨質疏鬆簡單說,就是在骨骼組織中,蝕骨細胞(破骨細胞)分解骨骼的速度大於造骨細胞生成骨骼的速度,使得骨骼變得疏鬆易脆;骨密度的檢查可用  X光或  DXA(雙能X光骨骼密度測定法),骨密度檢測結果以  T-score的數值做為參考,得知是否患有骨鬆


 蔡富丞表示,高齡化的社會,家裡患有骨質疏鬆的長輩生活中不小心跌倒,就極有可能發生骨折,尤其是髖骨部位的骨折更為嚴重。骨質疏鬆常使用的  6藥物,包括雙磷酸鹽類、賀爾蒙療法與雌激素調節劑、口服維生素 D3、  RANKL單株抗體、骨穩、鍶鹽。有的作用是刺激造骨及抑制破骨,也有的是促進腸道內鈣質的吸收、調節鈣磷平衡,各有不同的用法,需經由醫師評估使用。


 他說,骨骼的保健有兩個重點,適量的運動與均衡的營養。運動包括負重運動或跑步,可刺激骨骼、增加血流量,使骨骼得到充分營養;均衡的營養包括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高鈣食物,如牛奶或乳製品、豆類食品、綠葉蔬菜……等。此外,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質在腸道中的吸收,正常人如有適量的日照,自己就可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

資料來源:https://goo.gl/g8U9oB

www.compartmen.com

五十肩, 關節, 關節炎, 中正骨科, 高雄中正骨科, 台灣骨科 洪榮燦, 退化性關節, 微創手術, compartmen.com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久坐懶動 當心關節退化更快速!

(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/採訪報導)近幾年氣溫屢創新高,雖然已經進入秋天,但白天室外的高溫仍使許多民眾動也不想動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長時間待在室內不活動的後果,可能成為加重膝關節 退化的重要因素!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複健科謝霖芬醫師表示,的確沒有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,會使得身體肌肉萎縮,當大腿肌肉無力負擔身體重量時,膝關節退化的情況便會越來越嚴重。

 

201509301611332  

 

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更應該活動!

「小心!假使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,身體多處肌肉容易沒有力量,間接就會導致關節的損害。」謝霖芬醫師就這樣說,她強調,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,千萬不要因為怕痛就不要動,而應該要視病況養成適當的活動量,透過增加下肢肌力、肌耐力以及維持平衡力,可以幫助減輕膝關節疼痛的問題!

注意!爬山、爬樓梯、負重運動 通通不適合關節退化的患者

事實上,膝關節退化的患者之所以要維持適量運動,是為了加強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,借著分散關節承受的壓力與重量。以這個角度來看,當你做的運動容易增加膝蓋負擔,如:爬山、上下樓梯、慢跑、負重運動等,就不適合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。

緩解退化性關節炎 複健、藥物雙管齊下是關鍵

除了透過運動複健的方式來緩解膝關節受力的狀態,謝醫師也表示,假使複健運動也沒有辦法緩解疼痛狀況,則建議聽從醫囑指示,依據病症程度使用對應的治療方式。舉例來說,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,可以藉由補充葡萄糖胺做改善。她解釋,的確有研究報告指出,葡萄糖胺跟軟骨組成成分很接近,可以減緩軟骨摩擦的機會。

但若關節退化已經到了走路有困難,甚至膝蓋已經到了積水的地步,則會建議使用非類固醇類的止痛消炎藥、施打玻尿酸潤滑關節,或者是施打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(PRP),幫助軟骨的癒合。

其中,葡萄糖胺是最常被用來治療及修補關節退化,但謝霖芬醫師提醒,市面上越來越多標榜可以改善關節退化的葡萄糖胺保健食品,臨床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效,建議還是要聽從醫師建議,使用有效成分較高的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正確治療,對症下藥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Hu1hi3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 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臺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臺灣骨科,臺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複健機,CPM,骨折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膝蓋角度不對位,小心退化提早到!

「高跟鞋」可說是女孩們最愛的美腿小心機,雖然能讓腿的比例變得更漂亮,但若站姿施力方式不對,可能會導致膝蓋受傷喔!

一般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將「膝蓋完全打直」,膝蓋後側角度如果超過 180°,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難以使力,身體的重量便會壓在膝蓋上,使十字韌帶承受過大壓力而不穩定;長時間下來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,甚至提早出現「退化性關節炎」喔!>"<

所以說~大家別忘了隨時留心自己的姿勢,不僅是平常的站姿,運動時也要避免關節完全「伸直鎖死」,才不會讓關節有太大的摩擦與負擔喔!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JDVABt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

 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,膝蓋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補好鈣,有骨氣

台灣地區骨質疏鬆症罹患率,65歲以上人口中,每9人即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,其中女性多於男性,65歲以上女性每4人當中,即有1人發生骨質疏鬆症


依據衛生署建議,成年人每日所需鈣質1000mg,另外,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,含充足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、牛奶、奶油、肝臟、魚肝、魚油。鈣質最好由天然食物中攝取,高鈣食物包括奶類及其製品,若無法攝取足夠鈣質,可考慮選擇鈣質補充劑,但要注意下列事項:


1.
服用鈣片時,一次不要超過500~600毫克,每日不要超過2500毫克否則有造成結石的疑慮。
2.
鈣片的鹽基造成的影響:像碳酸鈣會產生碳酸根,容易脹氣不舒服的民眾要注意。磷酸鈣本身含有鈣、骨質需要的磷,相較之下也比較沒有脹氣的問題。
3.
來源:合成的鈣片不一定比較差,主要還是要看生產過程以及人體本身吸收度,有些鈣片會強調是天然萃取,可能要注意產地,以避免重金屬蓄積疑慮。
4.
其他添加物:人體的鈣質調控也需要維生素D3協助,另外,維生素K1也有強化骨質的作用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Q9sDua
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,維生素,鈣質,骨質,疏鬆症,鈣片,食物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跪地膝關節卡卡 喇嘛來台求醫

住在印度的62歲喇嘛「桑提」先生,十多年前因為退化性關節炎,曾在印度醫院置換人工膝關節,最近跪地膜拜時,都感覺卡卡的不舒服,之後開始疼痛、腫大、變形,醫院建議必須再次置換人工膝關節,桑提先生打聽之後,決定到台灣進行手術,在做完微創手術之後,隔天他就可以下床,住院四天就出院,讓他非常高興。

跪地膝關節卡卡 喇嘛來台求醫

桑提喇嘛在朋友協助下,跟童綜合醫院國際醫療服務中心聯繫,由骨科郭家孝醫師檢查,並安排人工膝關節置換 微創手術

桑堤先生表示,現在的醫療真的很進步,以前做完膝關節置換手術還要打石膏等待復原,手術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走路,本來很擔心這次手術是不是也要等那麼久,沒想到,手術後隔天就能夠靈活下床,他感謝醫護人員的悉心照護。

郭家孝醫師表示,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普遍存在的疾病,傳統手術傷口大、復原慢,利用微創手術進行人工關節置換,原本傳統手術25公分左右切口,縮減到只有8公分,術後隔天即可下床,住院時間也從10天縮減至4天以內。且傳統手術需修養三個月到半年。

至於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?郭家孝醫師說,要有效地控制體重,以降低關節負荷,關節如果受傷,第一要務就是休息,並尋求醫師協助,對患部任意搓、 推、揉,很容易造成二度傷害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goo.gl/h0Yj2v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case.htm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孕婦骨質流失多補

 記者黃興文/台北報導
 國人普遍晚婚、晚生,振興醫院骨科醫師朱唯廉提醒,懷孕婦女骨質流失程度等同停經後婦女,每年骨質更以 3%到 5%速度流失,晚生育的婦女要多攝取鈣質
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, 102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 29.5歲, 35到 39歲生首胎的為 1萬 4030人,跟 10年前相比差了 2.5倍;朱唯廉說,一般婦女過 35歲後,每年骨質流失 1%,停經後婦女、懷孕婦女,每年骨質更以 3%到 5%速度流失,再依目前晚生現況,推估年過 35歲產子者, 15年後近 4成可能罹患骨鬆疏鬆症,因此,呼籲 30歲以上女性、尤其有兒女的媽媽們,應及時重視鈣質補充。
 朱唯廉指出,依據營養調查資料, 19到 64歲女性平均每日鈣質攝取量只有 563mg,只有建議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的一半,標準為 1000mg。因此,建議預防骨鬆要從「補鈣、運動、日曬、篩檢」等 4大項著手,尤其是高齡產婦產後應該要安排骨質密度篩檢,以了解骨質流失狀況,才能做好預防。
 中華民國骨鬆學會建議,平時可從日常飲食或片補充品攝取鈣質,在攝取鈣質的同時,有效的鈣質吸收需要維生素 D3協助,可考慮搭配有添加維生素 D3和鎂鋅銅錳鈣片,加強每日的鈣質攝取量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goo.gl/KkUSYY

www.compartmen.com

 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, 維生素 D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退化性關節炎 補對膠原蛋白

肥胖是全民公敵,但體重過重,若碰上退化性關節炎,那可是雪上加霜、苦不堪言!醫師表示,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不是一容易致命的疾病,但是對生活品質及健康的影響卻是極大,更是肥胖族引以為憂的夢魘。

退化性關節炎是年長者常見病灶,且隨年齡增加而越嚴重。 

開業復健科醫師曾清祥指出,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慢性的、漸進性的關節軟骨損傷疾病,特別好發於手部、膝蓋、髖關節及脊椎等處的關節上,是一種與年齡職業性負重有很強相關的疾病。

運動傷害 易增關節軟骨磨損

一般來說,很少發生在40歲以下的人身上,但是在過了50歲之後,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;除年齡老化、肥胖、糖尿病、痛風病史外,包括:營造、林木、農、礦工業從業人員,因職業性負重,或是運動員因運動傷害,也是日後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加重之因子。

基本上,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,活動不夠容易造成關節的僵硬,過度的運動會加速關節的磨損,溫和且低衝擊量的活動,如:游泳,是非常適合膝關節的運動,但是運動量以關節不感到不適或疼痛為度,若覺有相關症狀發生即應休息。

除飲食外,復健運動可延緩退化性關節疼痛反覆發生。(攝影/張世傑) 

補充營養素 緩退化性關節炎

在平日關節保養方面,建議可補充些保健食品,如:葡萄醣胺膠原蛋白、甲殼素,施打或口服玻尿酸,其中膠原蛋白是人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,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,特別是在軟骨中,具有強化伸張能力,是韌帶和肌鍵的主要成份。

基本上,第二型膠原蛋白只存在軟骨組織內,作為骨頭關節功能的維護,且可以直接補充關節軟骨之耗損,促進新軟骨細胞的生合成。根據國外臨床研究顯示,口服低劑量的膠原蛋白具有抑制關節自體免疫攻擊的反應。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 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LLIoek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骨頭怎麼喀喀響

【聯合晚報/記者林進修/整理;諮詢醫師/林口長庚醫院骨科系運動醫學科主任徐郭堯、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主任王世杰】

問:我是個大學女生,自從上了高中後,骨骼出了些問題,每次運動前,在拉筋時,手腕、腳踝、膝蓋及脖子等關節就出現「喀喀」的聲音,而且聲音大的嚇人,連旁邊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。

早上醒來時,都覺得全身緊緊的,不很舒服,也沒有精神,一定要舒展筋骨,動一動全身的關節,才會好過些。不過,就因為從骨骼關節處傳出的聲音實在太大了,有次連我在睡覺的姐姐都被我吵醒,直呼「拜託!妳是機器人嗎?」

回想起來,我高中時參加熱舞社,每天常練習街舞六到八個小時,練到筋疲力盡才罷休,不知是不是和跳舞有關?我姐姐經常嚇我,「妳再這樣下去,會得關節炎,以後就沒法走路了。」請問錢大夫,我這到底是什麼毛病?會不會出現嚴重後遺症?(賴同學,20歲,桃園市)

 

答:聽起來,我覺得妳有可能是肌腱及關節發炎使然,應該和高中時代的熱舞有關。一般人的關節都有一定的承受度,但若經常使用,或是激烈且過度使用,就可能出問題。妳曾每天跳舞六到八小時,肌腱、關節難免受不了。

有些人的骨骼及關節,偶爾也會出現這種「口卡口卡」的聲音。碰到這種就診病患,我通常會問他們,全身骨骼僵硬的時間維持多久,如果時間持續半個小時以上,就要小心是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。如果持續時間不長,就無此可能。

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出現在手腕、手指關節,較少出現在全身骨骼關節,以此看來妳應不至於罹患這種毛病。

活動筋骨時,如果只是傳出「喀喀」聲音,而沒有合併疼痛不適,問題較小,除了肌腱發炎外,也有可能是外力撞擊後的關節結構異常,或是先天的盤狀半月軟骨、彈撥腿或臀大肌攣縮,不致有大問題。如果合併有疼痛感,問題就較複雜,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,也有可能是半月軟骨破裂

不過,為求慎重,我建議妳最好到醫院接受骨科專科醫師的詳細檢查,找出原因,再對症治療。

         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printpage.jsp?f_ART_ID=178438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

 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,關節炎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年筋骨愈硬 愈易三高粗腰

老人是否健康,測試柔軟度可知一二,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研究,柔軟度愈差的長者,腰圍愈粗,也容易血壓血糖血脂出問題,建議運動記得要拉筋。

台大北護分院醫療部主任韓德生今天指出,老人柔軟度的參考指標,是彎腰能夠碰到腳趾頭,院方的銀髮族體適能研究顯示,長輩在彎腰時,手指碰到腳趾每超過一公分,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減少百分之三,如果能超過三公分,就減少將近一成。

這項研究將六二八位平均七十二點二歲長者,其中有人關節退化關節痠痛,一一測量身體組成、肌耐力、心肺功能等體適能指標。結果發現,不論腰圍粗細,單單是柔軟度這項,就和代謝症候群具有顯著相關,筋骨愈硬,腰圍愈粗。研究成果今年一月發表在著名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。

韓德生說,目前要得知血壓血糖血脂是否異常,少不了抽血檢查及量血壓,透過這項研究發現,柔軟度似乎是老人健康警訊的新指標;但由於沒有更多研究,不了解柔軟度指標能否適用青壯年,也不清楚所謂「靈活軟Q」的胖子是否比較健康。

究竟老人家是柔軟度好,做運動容易上手,因此常較運動而身體較健康,還是因為身體不好而不常運動,導致筋骨僵硬,從這項研究看不出因果關係。因此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教導老人做拉筋,繼續觀察老人改善柔軟度之後的健康狀況。

中華民國骨質疏鬆醫學會前任理事長、也是北護分院院長蔡克嵩指出,老年人骨質密度會流失很快,若跌倒後很容易造成相關部位的骨折,甚至會提高死亡率,所以在預防骨質疏鬆的建議中,常會建議民眾多運動。

老人家常問該吃什麼,或不該吃什麼,才能改善血壓血脂血糖的三高,韓德生說,老人家也要關心做什麼運動比較好,目前認為每天三十分鐘的健走、單車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以及重量訓練增加肌力、拉筋伸展增加柔軟度的運動,才是最好的運動處方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goo.gl/kUvsx5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

骨質疏鬆,退化性關節,膝關節,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,微創手術,台灣骨科,台灣中正骨科 洪榮燦醫師,MIS,TKR關節,高雄骨科,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CPM,骨折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膝關節骨性關節炎

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因為膝蓋關節的軟骨變性、骨質增加,而引發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疾病,又可稱為退行性關節炎、增生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病等。此疾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,但也可能發生在青年人身上。隨著年紀的增加,發病的人數也會跟著增加,且女性發病機率高於男性,也常見於在體力勞動者。可能發病的因素有:年齡、肥胖、遺傳、氣候、飲食、膝關節曾經受傷等。

此疾病主要的症狀有:

()膝蓋關節疼痛、僵硬、腫脹,早上起床時較明顯,活動後會減輕,但活動一多時又會加重,休息過後症狀會舒緩。

()、後期疼痛持續,關節活動會明顯被受限,甚至可以會出現畸形。

()膝蓋關節活動屈伸會有摩擦的聲音。同一病患可能出現不止一個部位的發病,常見發病的部位有:手、膝蓋、脊椎、腳趾頭等。

要徹底治癒此疾病的方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出來,但有許多針對此疾病的治療方法。如:休息、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復健。讓關節適當休息,避免發炎腫脹,不使關節過度負重、受潮、受涼,且避免久站或久坐,疼痛劇烈者給予藥物治療,可以用止痛藥舒緩疼痛,若反覆發生疼痛及較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,則給予手術治療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57/1814
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@骨質疏鬆,@退化性關節,@膝關節,@骨科,@台灣中正骨科,@微創手術,@台灣骨科,@台灣中正骨科洪榮燦醫師,@中正骨科,@MIS,@TKR關節 ,@骨科 ,@五十肩 ,@退化性膝關節炎,高雄骨科,@骨頭,@被動式膝關節復健機,@CPM,@愛尚他,@鈣粉,@膝關節骨性關節炎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穿錯高跟鞋傷骨骼 防老化這樣做

明明只是30歲的輕熟女,卻老是出現腰背痛、關節卡卡等症狀?當心!可能是高跟鞋穿太久、行走姿勢不當膝蓋磨損所致。骨科醫師表示,要防止上述症狀發生,除了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間外,行走時腳跟先著地也能幫助減輕關節傷害的程度。

長時間穿高跟鞋,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、大拇指外翻、腰椎滑脫、膝關節磨損等傷害發生。
長時間穿高跟鞋,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、大拇指外翻、腰椎滑脫、膝關節磨損等傷害發生。

 

台中澄清醫院骨科醫師姚振國表示,高跟鞋是讓女人看起來身段更窈窕,是迷人的祕密武器。但長時間穿高跟鞋,卻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、拇指外翻、腰椎滑脫、膝關節磨損等傷害發生,甚至使關節提早老化,女性朋友不可不慎。姚振國醫師列舉4大穿著高跟鞋可能造成的危機,供女性朋友參考、警惕:

高跟鞋危機多 傷關節易痠痛

危機1/膝關節磨損

人體足部、膝關節是支撐人體全身重量的重要角色,原本的工作及負重量就已相當沉重。但穿著高跟鞋時,人體全身的重量,更是從整個腳底板削減至仰賴腳尖與腳跟來支撐。即便有腳踝、髖關節等部位負責分擔全身體重,長期下來,仍會造成膝關節磨損、疼痛等傷害發生。

危機2/腰椎滑脫

由於高跟鞋設計屬於前低後高的型態,在穿著時會使腳跟抬高,讓腿部線條看起來更修長、比例更佳。但腳跟抬高,容易使身體因此前傾,使人體腰椎處於不穩定的狀態,造成腰椎的負擔。若行走時又沒有用對出力方式,長時間下來,恐傷害脊椎引發腰椎滑脫等症狀。

穿著高跟鞋時,小指、大拇指容易受壓力影響,使腳趾關節攣縮變形,引發拇趾外翻。
穿著高跟鞋時,小指、大拇指容易受壓力影響,使腳趾關節攣縮變形,引發拇趾外翻

 

危機3/足底筋膜炎

另外,穿著高跟鞋時,由於人體力量多會放在腳部的前足部位,甚至習慣以前足作為施力點,在前足長時間受壓迫的情況下,的確容易會造成疼痛的出現。若女性朋友在疼痛出現後,仍長時間穿著高跟鞋,不讓前足得到妥善的休養,恐造成發炎反應,使足底筋膜炎找上門。

危機4/拇趾外翻

穿著高跟鞋時,足底的腳尖部位會承受相當大的負荷,長時間壓力甚至會使腳尖與腳趾頭根部會因用力受到擠壓,造成血液循環不佳,使腳趾關節攣縮變形,引發拇趾外翻

高跟鞋這樣穿減傷害

雖然高跟鞋對女性關節危害相當大,但有許多女性朋友卻因為職業所需,不得不穿,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女性朋友兼顧美麗與健康呢?姚振國醫師表示,想要預防高跟鞋的傷害,除了最根本的減少穿著的時間、次數外,行走時腳跟先著地的方式也能減輕高跟鞋對關節的傷害。

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腳跟先著地的行走,姚振國醫師指出,不妨可以觀察自己走路的聲音,若是先重後輕的叩叩兩聲,則代表用力方式正確,是腳跟先著地;反之,就代表出力方式錯誤,仍是以腳尖力量行進,容易造成關節、腳尖的負擔。

資料來源:

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38/21432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農太操勞膝蓋退化 再度換膝關節

膝關節出問題,置換人工膝關節就能一勞永逸?一名60多歲勤於務農的老伯伯,因罹患退化性關節炎,膝蓋疼痛難耐,就醫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,但因不熟悉人工膝關節的養護注意事項,術後迫不及待地投入農務中,結果膝蓋在地面上摩擦造成細菌感染,導致需二度置換人工膝關節

調查顯示,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達15%,且以關節退化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等較為常見。
調查顯示,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達15%,且以關節退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較為常見。

 

膝關節退化年輕 撞傷扭傷是幫兇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,調查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%,常見的膝關節問題主要有關節退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。特別是,近年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年齡層由60、70歲逐漸下降,甚至出現40多歲的患者,使得膝關節保健相關醫療器材的需求也逐漸上升。

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醫師表示,關節之間的軟骨構造主要是依靠關節液來降低摩擦,但隨著年齡老化,關節腔滑液中的玻尿酸濃度也會隨之減少,導致關節的保護作用降低,伴隨著日常生活中的撞傷、扭傷等損傷的累積,就容易引發關節炎的問題,而產生疼痛的感覺。

 

適度的運動和休息都有助於養護膝關節,預防提早退化。
適度的運動和休息都有助於養護膝關節,預防提早退化。

 養護膝關節 適度運動+休息

補充玻尿酸,甚至嚴重時需人工膝關節置換,都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參考方法,除此之外,後續的關節保養及休息也非常重要。一旦因膝關節退化需置換人工膝關節,應格外注意術後保養和休息,以免因為受傷或感染造成人工膝關節的破損,導致需要再次置換人工膝關節,造成膝蓋的二度傷害。

預防勝於治療,養護膝關節應及早落實於生活中。楊榮森醫師表示,適度的運動及適時的休息都有助於膝蓋健康,走路時要注意控制力道、減輕身上負重、盡量透過靈巧的動作去走不平穩的地形,並控制自己的體重,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;如果狀況容許,也可以搭配短期輪椅、護膝的使用,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,來減少膝蓋的負擔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64/20329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case.htm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怕曬又不運動 小心骨質疏鬆

骨質疏鬆的成因】

人體的骨頭可以分為硬骨頭跟軟骨頭,「硬骨頭」指的就是一般我們說的骨頭,「軟骨頭」指的就是關節表面的那層組織。老化在關節骨骼系統是非常明顯的。首先,來談談硬骨頭的老化―骨質疏鬆

• 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的功能:

我們體內的骨骼有兩種細胞,分別是「蝕骨細胞」和「造骨細胞」:蝕骨細胞顧名思義是負責吸收老舊、受傷的骨頭;造骨細胞則負責製造新的骨頭。一般在30多歲以前,造骨細胞活性大於蝕骨細胞,所以體內骨頭生成的速度快過吸收的速度;30多歲之後情況反轉,骨頭吸收的速度快過生成的速度,骨質就開始出現流失現象。

隨著年紀的增長,骨質流失是必然的,不論男性還是女性,在老化過程中都會經歷骨質疏鬆狀況。女性因為更年期荷爾蒙的轉變因素,骨質流失的速度、程度會比較明顯,但男性朋友一樣會面臨骨質疏鬆問題,沒有性別上的差異。

骨質疏鬆就像鋼筋惡化的大樓:

骨質疏鬆中,骨質流失的部分是指硬骨頭的流失,骨頭的外觀、大小或許並沒有太大的改變,但骨頭內的孔隙卻會增大,呈現中空現象,且骨頭會變薄,因而變得較脆弱故容易斷裂。打個比方來說,骨頭就像大樓的鋼筋結構,隨著時間流逝,鋼筋品質惡化,支撐力必然大大降低。以往可以擋住強烈地震,品質惡化後,卻經不起大風吹襲。

在人的一生中,骨量時時都在進行變化,維持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況,有新的骨合成、也有骨質流失。一般來說,骨量在20~30多歲時,達到最大量,並能維持一段時間。爾後,隨著老化而逐漸下降。

不過,骨量的多寡因人而異,屏除先天因素,後天飲食、運動的補強,對骨頭的健康影響甚大。有些人才進入中年期,就出現骨量不足的現象,有些人即便進入老年期,身體的這副鋼筋卻還能發揮理想的功能性。

本文由《凱特文化》出版社提供,摘錄自【寫給怕老族:從現在開始儲存健康資本】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65/13355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index.html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走路突然「鎖膝」 竟是半月板磨損

有1名30歲女性上班族逛街買鞋,彎腰試穿新鞋時,突然膝關節像是「鎖住」一般,感覺一陣疼痛無力,整個人無法動彈,如同「木頭人」,直到忍痛慢慢喬一喬膝蓋,大概半小時後,才能勉強移動雙腳。經過骨科門診檢查,赫然發現患者膝蓋半月板有磨損破裂情況,經過關節鏡手術修補後,膝關節不再卡卡疼痛。

華人139984205
華人139984205

 

半月板是一種韌帶纖維軟骨,在膝關節內有內側和外側兩個半月板,分別置於脛骨(小腿骨)上端平臺的關節面上。半月板磨損破裂的情況常發生在突然外力或扭轉,超過半月板所承受之時,即可能引起損傷。又可分為「急性破裂」與「慢性磨損」。前者則是退化性破裂、係指半月板破成一個洞,或破了一整片;後者則是退化性破裂,導致半月板邊緣磨耗、變薄。

突然急跳扭轉 恐釀半月板破損

半月板破損容易好發於籃球運動員,例如突然轉身跳躍投籃,或鐵餅運動員經常猛然旋轉身體投擲動作,在瞬時產生強大爆發力,造成膝蓋承受巨大壓力或扭傷;此外,喜歡跳國標舞、街舞與武術的人,也是高危險族群,以及例如農民年復一年的蹲位耕作,過度勞損造成半月板破損。

半月板是一種韌帶纖維軟骨,在膝關節內有內側和外側兩個半月板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半月板是一種韌帶纖維軟骨,在膝關節內有內側和外側兩個半月板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
 

半月板磨損 勿與退化性關節炎混談

經常有人誤將半月板磨損與退化性關節炎混為一談,主要是因為兩者同樣都會有關節僵硬、腫脹症狀,事實上,兩者的好發年齡、成因,以及部份症狀都不一樣,其中最大差異在於半月板破損的人會急性「鎖膝」突然彎不下去或伸不直的情況,而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則只是關節會卡卡不順;兩者治療方式也不同。半月板磨損可使用關節鏡手術,至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,則包括止痛抗發炎劑、玻尿酸注射與人工關節置換。

新式半月軟骨縫合手術無須額外的傷口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新式半月軟骨縫合手術無須額外的傷口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
 

半月板磨損VS退化性關節炎

 

傳統半月軟骨縫合手術需要在膝關節周圍額外劃一道傷口,利用穿針引線的方法,自關節腔內穿過破裂的半月軟骨進行縫合,將縫合的線結綁在皮下,手術花費時間較長,增加麻醉時間,也會有傷害到皮下或深層之神經及血管的風險。

半月板破損容易好發於籃球運動員,例如突然轉身跳躍投籃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半月板破損容易好發於籃球運動員,例如突然轉身跳躍投籃。(圖片提供/翁佩韋醫師)

 

新式半月軟骨縫合術 避免神經受損

新式半月軟骨縫合手術無須額外的傷口,係利用新式器械,只需在基本的關節鏡顯微傷口下操作,手術花費時間短,也減少傷害到皮下或深層之神經及血管的風險。

及早治療有助保住半月板,半月板受傷治療後,最好穿上膝關節支架,維持兩個月時間,在此期間注意膝蓋不要超過彎曲達90度以上,不能蹲跪;此外,術後軟骨沒有什麼變化,可以從事較安全的運動,包括適合游泳,其次是健走。如果走路、爬山時,一定要記得戴護膝保護膝蓋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38/16286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index.html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登山走春傷膝蓋 3類高危族拉警報

春天腳步到來,氣溫逐漸回暖,許多民眾紛紛趁著好天氣,攜家帶眷到各大景點、登山步道賞花走春,希望能度過一個悠閒、浪漫的假期。不過,看似輕鬆登山健走,卻對患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,以及平常缺乏運動,只在周末運動的「周末勇士」上班族來說,可能會在未做好防護的情況下,引起腿部疼痛、痠麻、無力等症狀。

退化性關節問題的患者,在從事登山、健走活動時,應把握緩步慢行的原則。
退化性關節問題的患者,在從事登山、健走活動時,應把握緩步慢行的原則。

 

最近在萬華門診中,經常遇到許多本身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,或平常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前來求診,反應在走完登山步道後,明顯感覺膝蓋痠痛、腫脹的症狀,甚至痛到無法行走,難以入睡。

退化性關節炎患者 小心傷關節軟骨

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膝蓋軟骨在長期的使用下磨損,導致骨頭與骨頭的容易直接摩擦,因此,膝蓋的承重能力也較一般人差。尤其遇到不斷上下階梯、爬坡的登山步道行程,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,是一種負擔,若在登山步道行走的過程中沒有適當休息,或一次走過多的路,都相當容易引起腿部、膝蓋痠麻疼痛等下肢不適問題。

風濕性關節炎患 登山健走宜適量

除了退化性關節炎老人,以及平常缺乏運動的上班族,在登山、健走時,應多加注意外,另外,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,也是一大考驗。由於風濕病患的免疫系統異常,免疫細胞會攻擊其膝關節,造成裡面的軟骨變得比一般人更容易磨損、潰爛,進而引發關節炎出現疼痛、痠痛等症狀。

這類型的患者,由於本身骨質、軟骨狀態不佳,也不適合進行過度激烈、大量的活動。若仍希望參與登山健行等活動,除了應配戴護膝保護膝關節外,更要量力而為,適度停下來休息,才能避免身體產生不適。

骨科醫師徐鎮平表示,下坡的時候,對膝蓋其實傷害也很大,特別是軟骨的部分,更容易產生摩擦。
骨科醫師徐鎮平表示,下坡的時候,對膝蓋其實傷害也很大,特別是軟骨的部分,更容易產生摩擦。

 

周末勇士當心!運動過度易傷膝

至於有許多30、40歲的上班族,因為平時工作時間長、壓力大、非常忙碌等因素,一整個星期都沒有機會運動,但又擔心自己運動量不足,影響健康。因此,最喜歡把握週末、連假時間當「周末勇士」,拼命運動健身,或帶家人跋山涉水出遊、健行,希望藉此補足一週以來欠缺的運動量。

這樣的方式不但不正確,更可能造成身體負擔,傷膝更傷身。民眾若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,便貿然從事挑戰自我極限的馬拉松、登山步道等體力消耗量大的運動,恐會造成腿部肌肉過度刺激,使大腿的肌肉群跟小腿的肌肉群,以及膝蓋骨週遭的韌帶產生發炎反應,造成乳酸堆積,引起身體痠痛、發麻等不適。若這樣的習慣一直不改善,長期累積下來,恐會使膝蓋軟骨過度磨損、受傷,留下後遺症。

上坡下坡都一樣 登山慢行勿逞強

要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,快樂出遊無負擔,有退化性關節問題的患者,在從事登山、健走活動時,應把握緩步慢行的原則。尤其是上坡時,膝蓋承重是人體體重的7倍,若走的過急、過快,更易使壓力累積,在關節面造成無形的壓迫,特別是有關節問題的患者,軟骨本身就較為脆弱,更容易因此而磨損,引發疼痛等不適。

除了上坡施力需要注意外,下坡的時候,對膝蓋其實也非常的傷,特別是軟骨的部分,在下走的動作下乘載了上班身的所有重量,更容易產生摩擦。建議民眾,在下樓梯時,不要貪圖方便一步併兩步走,應該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走,較為恰當。另外,如果下坡的路段很長的話,長輩最好到一個中段,就稍微休息一下、坐一下,再慢慢走,較不易引起傷害。

登山杖來輔助 增加支撐力更安全

若有上述問題的民眾仍希望參與登山、健行等活動,登山杖、護膝就是一個不錯的輔助方式。柺杖、登山杖不但能當作身體重量的支撐,而在上下樓梯,腳比較沒有力的時候,用拐杖或者是登山杖做為支撐,還能夠減少膝蓋大約20%到30%的負擔。

骨科醫師小叮嚀】:

除了透過使用登山杖來支撐重量,減緩膝蓋軟骨的衝擊外,還可以透過配戴護膝的方式來增加膝關節的保護力。不論是走登山步道,或是從事任何休閒活動,最重要的都是要量力而為,適度停下來休息,以避免身體不適等情況發生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38/17973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index.html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是「喀喀族」?顧好關節補充營養

你在活動關節、轉動身體時,常會有「喀喀」聲出現嗎?當心!這是關節炎關節退化的前兆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目前全球約有3.5億人患有關節炎。到了2025年,世界上將近有高達25%的人口,會由於骨關節的困擾而導致行動不便。為預防關節炎的發生,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就應做好關節的保養

據估計,到了2025年,世界上將近有高達25%的人口,會由於骨關節的困擾而導致行動不便。
據估計,到了2025年,世界上將近有高達25%的人口,會由於骨關節的困擾而導致行動不便。

 

特別是年過50歲的中老年民眾、熱愛運動的民眾,容易因體內鈣質、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加快、年老退化、長期承受上身壓力;亦或是大量活動等因素,而出現膝蓋間軟骨磨損、腐蝕,骨骼鈣化等情形,使骨骼末端相互摩擦的情形加劇,倘若又沒有補充足夠的膠原蛋白來減緩軟骨間的摩擦,恐造成關節炎、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症狀找上門。

至於關節炎問題,會引起哪些狀況出現,一般來說,只要是關節炎患者,無論是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,具體來說,都會有關節疼痛、發炎、紅腫痠麻、變形等導致關節靈活度喪失等症狀的發生,嚴重甚至會出現整塊軟骨退化、遭侵蝕的情況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
關節保養從日常開始 飲食運動不可少

因此,為避免上述症狀的發生,民眾在日常就應做好關節保養。除了要維持良好、規律的生活習慣,並配合適度的運動外,在日常飲食上,也應多下點功夫,加強鈣質膠原蛋白維生素C的攝取,並適度補充有保護軟骨作用的保健食品,如,含有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、第二型水解蛋白、維生素C的保健品來加強軟骨的活性。

年過50歲的中老年民眾、熱愛運動的民眾,是好發關節炎的族群,平時應做好關節保養。
年過50歲的中老年民眾、熱愛運動的民眾,是好發關節炎的族群,平時應做好關節保養

 

照顧關節這樣做!先修護再保護

至於為什麼適度補充上述的保健品有助於恢復關節健康?這是因為,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有減少軟骨磨擦、修復軟骨、降低發炎的作用;而易於吸收的水解第二型膠原蛋白,能夠提供人體足夠營養、加速修復,含有軟骨素和天然玻尿酸,以及有助人體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形成的維生素C,一同達到修復及保護軟骨的作用,減緩關節疼痛等不適,讓行動更靈活有彈性。

而「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」與一般民眾所知的膠原蛋白又有什麼差異呢?事實上,以結構來說,它是完整保有三股螺旋結構的一種活性膠原蛋白。因此,相較於一般膠原蛋白只能提供軟骨足夠的營養修復外,還有控制發炎反應、停止關節軟骨繼續遭受膠原蛋白分解酶的侵蝕,得以減緩關節疼痛與發炎的效果。

另外,最重要的是,根據美國休士頓大學藥學系和加州大學Davis分校醫學系共同研究發現,每日僅需攝取40毫克 UC-II的效果,就有1500毫克葡萄糖胺加1200毫克軟骨素的2倍以上,便於人體吸收利用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80/18915

http://www.compartmen.com/index.html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五十肩一般肩膀痠痛有何不同?

五十肩在發病初期(發炎期),肩膀疼痛的症狀有時確實會與肌腱發炎有些類似,但多數的五十肩患者沒有明顯受傷史,疼痛位置雖在肩膀附近,卻沒有固定,且會有夜間特別疼痛現象,關節活動時許多角度都會受限,特別是外轉梳頭、扣後面衣扣時;而一般肌腱炎疼痛位置固定,也不會有夜間特別疼痛的現象。

五十肩好發對象是50至60歲的人,女多於男,其中約1成5患者,在5年內另一手也會出現五十肩症狀,但一般肌腱炎則無特定好發族群與性別。

五十肩要確診,除靠醫師問診、理學檢查外,醫師偶爾會依患者情況,施予X光、磁振造影、超音波等檢查,其目的在於偵測是否合併有骨骼或肌腱的病變,至於五十肩的「黃金標準檢查」則為關節攝影檢查,這種檢查是在X光的監測下,將顯影劑打至關囊節囊中,若注射顯影劑的量小於10西西,則可診斷五十肩。因X光曝露量較大、且侵入性高,臨床上較為少用。

五十肩與其他疾病有關嗎?

臨床上有極少數病人,因肝癌細胞轉移至肩胛骨、肱骨,致使肩膀疼痛,但這畢竟不常見,通常在X光影像中,多可清楚看見其骨頭已被癌細胞吞噬,與五十肩病況明顯不同,要鑑別診斷並不難。

除了肌腱炎可能與五十肩初期症狀混淆外,臨床上還偶可見部分膽囊發炎、心肌梗塞的病人,因心血管病變、臟器疼痛等因素,致使肩膀也出現疼痛現象,但如前所述,這些病人,並不會具有五十肩患者特有夜間疼痛、肩膀在某些角度活動受阻等現象,有經驗的醫師,在經問診與檢查後,多能予以釐清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twhealth.org.tw/index.php?option=com_zoo&task=item&item_id=378&Itemid=20

www.compartmen.com

 

文章標籤

中正骨科洪榮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